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小小说:《管三年的心事》
  • 小小说:《管三年的心事》

    更新时间:2019-07-22

    查看详情

拐李叔是东李庄的半个“仙人”,干过很多行当,没失过手,也没大发,直到后来遇上管三年,一心归命,只做了一件事。之前那么多的折腾,用拐李叔的话说,就是想玩着命地养活三个“赔钱货”。如今三个闺女都在城里站住了脚,大女儿在北京上的学,后来嫁给了军官,落脚皇城根,二女儿和幺女在邻近的地级市,一个做医生、一个在单位谋了个会计。

在一门心思想着儿子而始终没有生出个带把的那阵,拐李叔出门总是耷拉个脑袋,顺着墙根走,外人以为他小时候落下跛腿的毛病,这样走道顺当,只有邻居管三年晓得拐李叔心事:穷,又没有往下传的种。管三年比拐李叔小三岁,初小毕业,在镇上信用社上班,大名管长和,因为他,信用社原本“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又响了一个“管三年”的牌子。长和叔,不,三年叔说:我读书少,扒拉数字没年轻人来得清爽,款放出去收不回,咋整?所以,乡里乡亲贷款,看三年收成,成了三年叔的习惯。三年叔放贷认个死理,老旺头种了八十亩地,尝到了甜头,春上进一批种子,要贷款3万元,主任批了,后来还是被三年叔压了下来,因为三年叔再留意老旺头买种子的合同,发现这批种子买的便宜,可不适宜我们这土壤生长,后来经农技站鉴定,也是这个结果。因为较真,三年叔还闹出个笑话,有人一大早看到三年叔从西坝圩赵寡妇家的方向出来,传出三年叔不正经的闲话。三年叔急忙辩解道:“赵寡妇贷款养了一棚蛋鸡,个把月过去,能分辨出公母了,所以趁赵寡妇没把鸡放出那阵,到棚里看看母鸡多不多?”也有真上了三年叔话的时候,阚家老二养了三年螃蟹,亏了,到苏南干起了服装买卖的老本行,欠的5万元贷款,跟三年叔约定慢慢还。

三年叔放贷看三年,是因为他懂得农户搞种养殖,技术、资金实力是个铺垫,还跟气候、市场关联,经验看,三年是一个轮回。如果三年收成还孬,三年叔就追着人家关张还款。

三年叔不仅放贷有土经验,对市场也有揣摩。早先龙虾并不上桌,这要起端于91年发洪水,龙虾爬上岸,不值钱,各户就当鱼煮着吃。洪水退了,三年叔在镇上发现市场有龙虾卖了,想到拐李瞅着几亩地收成提不上来,还想折腾别的,三年叔就撺掇拐李叔承包了村里的田间河沟,搞起了龙虾养殖。一个夏秋,净赚了5000元,来年又向信用社贷了8000元放养鱼苗,这8000元还是三年叔帮着争取的。河沟放养不同于池塘精养,水环境好,易成活,属半野生,市场出价高,但产量低,而三年叔看重的是风险小。几年下来,拐李叔续上了三个闺女的学费,让闺女上学,出人头地,这块压在拐李叔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跟三年叔的关系也铁了一层。

如今,两人都上岁数了。拐李叔快七十了,孩子催着他和老伴到城里住住,可没住上两天,又回来了。承包的河沟早就还给了村里,由河长管着,看看清清的河水,偶有鱼虾游过,像老熟人似的亲切。三年叔比拐李叔小三岁,赋闲在家,住镇上,一个孩子,还隔洋栖身华尔街,跟三年叔一个行当。建在老街的信用社改成了农商行,搬到了新大楼。三年叔和拐李叔喜欢到老街坐坐,喝喝茶,路过信用社时,总停留一阵子,再唠唠。信用社就小两层,墙面斑驳,大门左侧利率牌、右侧“信用千万家,合作你我他”的标语依稀可见,凸写在门楣上的“信用社”字样还是那么显贵又和蔼可亲,透过坏了的一块玻璃往里看,旧桌椅堆在一起。三年叔说:“拐李,你看,我坐的那张桌子还在,有一个桌腿坏了,还是我用新木块钉上的呢。”三年叔突然语调高了又羞赧起来:“墙上挂着的那把算盘是我的,可我只会用它来加加数字。”还有一堆档案袋和档案袋上的老账本,风吹过来,账页也随之飘了飘,又落下了。到了三年叔的地,拐李叔一般插不上话,只听三年叔咕哝一句“传家宝啊!可惜丢一边了”,悻悻地回了。

日子就这样闲散地过着。三年叔听了儿子的劝,带老伴到海南、西南,又到河南转了转。拐李叔见老伙计不在家,闷得慌,也上北京大女儿家住住,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拽着老伴爬长城,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忽然有一天,三年叔接到总行办公室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三天内赶到镇上,说是参加行里搞的一个活动,具体啥没说,但再三交代,联系上拐李叔一道来。

三年叔和拐李叔本打算提前一天回的,可还是因为路上耽搁,在活动的当天赶了回来。走到老街,只见信用社门前人头攒动,他俩挤到台前,还没顾得及打量,董事长就连忙走上前握住他们的手:“你们赶来就好。还记得上个月你们在信用社门前逗留,趴着窗户往里看的事吗?”不顾他俩疑虑,董事长继续说道:“其实我就在你们后头,听说过你们的故事,估摸出你们的心事,想给你们一个惊喜,所以没让那天一起来的人打搅你们。”说完,他转身走上台,为今天的活动致辞:“……从市里一路走来,我看到稻田的金黄,棉花也结棉桃了,鱼塘偶有鱼儿的跃动,这就是我们生动的农村,是我们服务的广阔天地。从信用社到农合行,再到农商行,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今天,我们选在镇信用社原址上,而不是在机关建行史陈列馆,是因为以这块土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的壮大、农村面貌的改变、农民精气神的提升见证了农商行的发展历程。今天成立的行史陈列馆,除外墙略加修缮外,墙上‘信用千万家,合作你我他’标语还在,表明我们秉承传统、服务‘三农’的初心还在,继往开来,踏实担当的使命更是刻骨铭心。”简短的开场白后,董事长发出邀请:“请李冬生、管长和两位嘉宾上台,为行史陈列馆揭牌!”现场片刻沉寂,无应答声,当董事长再次发出邀请时,三年叔和拐李叔才想起:“叫咱呐,叫咱呐。”外号被叫惯了,连他们自己都忘大名了。

三年叔吁了一口气,“董事长没忘呐,没忘呐”。拐李叔应声道:“董事长还记得咱呐。”他几乎蹦着,跟三年叔走上了台。

(苏州农商银行 祭德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