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饺子》
更新时间:2021-02-03
饺子是我心里排名NO.1的美味。
小时候家里穷,物质条件有限。父母忙于生计,没工夫把很多精力放在吃上。一日三餐来来回回就是那老几样,基本都是自家菜园出品。但长身体的年纪,正需要营养,光吃菜是不够的。
记得在有限的开荤的日子里,母亲会买上一条肥肉较多的五花肉,用小火熬出油,然后盛出,冷却凝成雪白的猪油。炒菜时舀上一点,油烟都带着香气,平凡无奇的素菜因沾上了肉香,味道也跟着丰富了起来。油渣量少,不够单独成菜,和剁碎的白菜大葱拌在一起,包成饺子,倒进一锅开水中,浮浮沉沉后,捞出,滚烫,来不及晾凉,一口咬下去,整个口腔中白菜裹挟着丝丝缕缕的油渣肉香,即使什么都不蘸,都好吃得无法言喻。
饺子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是一盘菜,是母亲在物质艰难的日子里给馋嘴的儿女大大的满足。生活清贫,为了生计,母亲卖过豆腐凉粉,摊过煎饼,种过大棚蔬菜,养过蛋鸡和肥猪,一次次尝试,虽然所挣不多,但她从未放弃,不断坚定前行。现在回想,在那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她不说苦,不道累,为了儿女、为了一个家,像陀螺般转个不停、忙个不停。
母亲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也不知道什么叫仪式感。可她有属于自己的坚持,每一个家人的生日,每一个冬至日,每一个大年初一的早上,起床后,总有热气腾腾的饺子从锅里盛出。我和弟弟外出求学的那些年,离家前总会吃到母亲亲手包的饺子,寓意“弯弯顺”;吃完饺子后,再放两个“高升”,砰砰地在空中炸响,我们也带着“步步高升”的祝福踏上离家返校的路程。
高中同学F君,也有一个温柔勤劳的母亲。世事无常,与病魔苦苦抗争了一年后,在冬至前的那个早上,永远地离开了他。昨晚,接到他的电话,他特别难过,徐徐回忆着从前的时光:以前母亲在,我们什么都不用管,等她一病倒,才知道家里这么多的琐事都是她在做。她从来也不抱怨,总觉得来日方长,我有的是时间去陪伴她,可等她走了,才惊觉,已经没有机会了。停顿了几秒钟,电话那头哽咽声里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又到冬至,满世界都在说回家吃饺子,可再也没有一碗是来自母亲的了。
电话这头的我,也跟着湿了眼眶。朦胧中,我仿佛看到儿时,母亲站在灶台前,把一个个弯弯的大肚饺子倒进沸腾的一锅开水中,白胖的饺子翻滚着,沉下又浮起,母亲就在热气氤氲中,温和地望着我说:不着急,马上就好了!
是的,不着急,我们慢慢成长,陪你慢慢变老。
(东方农商银行 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