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通讯:《至诚至善客自来》
更新时间:2022-03-23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作为风雨兼程的农信人,王太忠今年52岁,现任江都农商银行浦头支行行长,32年来一直奋战在支行一线,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佳绩:
2013年,王太忠任杨桥分理处负责人,四年的苦心经营,让分理处存款增长2亿;2018年,王太忠任二姜支行行长,提出“天涯海角再好,没有我二姜老家好”的口号,支行当年存款净增8600万;2020年,王太忠任浦头支行行长,通过一年的努力,浦头支行存款净增7800万,至12月末,信贷业务排在2021年全行第一名,综合成绩在全行名列前茅。
没架子、有人品的好行长
在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只要提起农商行的王太忠,熟悉他的人都会赞不绝口:“王行长人品正、没架子,是个实打实的好行长!”无论是能力出众的企业经营者,还是忙忙碌碌的街边小商贩,又或者是路边的出租车司机,只要和王太忠接触过,都对他的人品敬佩有加。
自二十岁参加工作,王太忠在农信事业的路上耕耘了三十二年,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人品”二字,都是王太忠特别看重的。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金融工作者,也是江都农商银行目前最年长的支行行长。他在工作中肯实干、重实效,讲方法、有策略,不但业务能力强,更因为实心实意对待客户的过硬人品,在群众中积累了极佳的人缘和口碑。
“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把客户放在心里,客户才会把你放在心上!”这个红脸汉子声音洪亮,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尊重每一位客户,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上,是王太忠被客户信赖的重要原因。一个卖鱼的小伙子很保守,几乎和银行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王太忠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机会就潜移默化地向他讲解农商行现代金融产品的优势和好处,还想方设法为他解决了经营场地问题,帮他解决实际经营困难。通过王太忠的持续关心和不断宣传,小伙子终于改变了思路,不但在农商行办理了收款码业务,还表示以后只要有金融业务需求,农商行将是他唯一选择。
不张扬、有爱心的好行长
王太忠在一次吃早餐时,听到一位客户闲聊: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想喝鲫鱼汤,却愁买不到正宗的野生鲫鱼。说者虽无心,听者却有意,王太忠回去后,凭借自己人脉广的优势,第二天清晨就把几条新鲜的野生鲫鱼送到客户家中。客户握着王太忠的手感动地说:“没想到我随口一说,王行长就这么热心,真不知怎么感谢才好!”王太忠一如往日的坦诚:“你自己想吃我就不管了,只要老母亲想吃,踏遍天涯海角都要找到,您的孝心让我感动!”
一位做建筑生意的王先生今年七十多岁了,在长期和王太忠的交往中,双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王太忠说:“老人当初骑着自行车来农商行办业务,后来年龄大了,就骑电动车来,直到这几年,电动车也骑不动了,我就每次开车把老人带到支行。老人家一直很信赖我,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无论我调到哪都跟着我。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每年春节前,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去老人家里探望。老人是农商行最忠实的客户,更是我一生的朋友!”
在一次次和客户们的交往中,王太忠以心换心、以诚换诚,客户们都视他为“自家人”,时常向他咨询各种金融问题,连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也愿意向这位老朋友倾诉。他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忠实的客户朋友,王太忠的金融名片和农商行的金融品牌,也在客户心中越擦越亮。
不功利、会服务的好行长
浦头镇个体工业发达,主要有消防、电子、服装辅料、汽车零部件和教学仪器等,每个行业都有领军人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王太忠认为“好服务就是好营销”,不蛮干、讲策略,他首先拜访行业带头人进行沟通,在取得认可和支持后,再逐一对接行业内客户。如果遇到问题,他也会请行业领头人与其进行沟通和协调,将这些企业牢牢包裹在浦头支行的金融服务圈中。
江苏明点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优秀企业,负责人周先生说:“王行长是最不像行长的行长,他刚来浦头上任时,本来我们企业需要解决金融需求,该先去银行拜访,没想到王行长的电话却先打来了,第二天就亲自上门了解企业情况。农商行有这样谦虚、勤奋又热情的支行当家人,是当地企业的福气,我们心里都暖暖的!”
江苏六鑫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朱先生是位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为人谦逊、低调,他评价王太忠时说:“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之间早已不是简单的服务者与客户间的关系,是很多相同的人品和个性,让我们惺惺相惜,更彼此珍重。”
通过几个优质高效的服务案例,大家口口相传,转介绍的客户接踵而至,支行的业务活水源源不绝。王太忠说:“转介绍的力量是无穷的,转介绍的动力来自我们最贴心、最周到、最热情的服务。服务就是营销,只有赢得客户的心,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支行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王太忠谈起这些企业对银行的支持与帮助,也是万分诚恳:“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之所以能取得事业成就,就是因为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和尊重的地方,只能以更用心、更优质的服务来回报他们。”
讲实效、会管理的好行长
“把简单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是王太忠融在骨头里不变的理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王太忠事业上执着的追求。三十余年的工作中,无论挫折还是顺利,这些信念让他胸中有火、心头有光。他把对客户的感恩之心融在实际工作中,狠抓团队建设。王太忠认为:“世上没有捷径,怎么组织语言让客户更容易接受,用怎样的态度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都是长期和客户打交道中锻炼出来的。只要方法得当,每一个客户,都有机会成为朋友。”
每天的晨会或午餐时,王太忠总是事无巨细地关注支行的大事小情,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日常成长。他时而耐心叮嘱,时而语重心长,要求大家在工作中不能有负面情绪,提醒大家不要输在事业的起跑线上,告诫大家要“管住手、管好嘴”,用辛勤的付出堂堂正正地赢得份内利益,对工作要系统推进、稳步前行。
支行的运营主管孙文说:“我和王行长是老搭档了,他对人好、没架子,却是个工作狂人,能钻研、肯吃苦,工作起来动力十足,只要给他一个小小的突破口,他有深挖一千米的劲头!”
在支行客户经理刘一生和朱宇萌的口中:“王行长在浦头人熟、地熟,被大家称为当地的‘保长’,和群众有很深厚的感情,和员工间也亲密融洽。员工车坏了上班不便,他就主动上门去接;有时为了帮客户解决金融需求要加班赶进度,他也和大家同舟共济,还会细心地买夜宵回来,不但是个合格的领导,更像一位亲切的大哥。”
充足的动力源于对事业深深的热爱。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把全部青春和热血抛洒在乡村一线的农信人,王太忠的头上已有丝丝白发,却难掩他心中依旧年轻的、火一般的热情:“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还很长,我们要把最优质、最诚挚的服务带给客户,用扎实的脚步丈量出和百姓情谊的宽度与厚度,不但要锦上添花,更要多去雪中送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百倍的付出哪怕只赢来客户一丝一毫的信任和好感,都是一个农信人值得骄傲的荣光!”
(江都农商银行 毛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