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辛勤耕耘在农金沃土上——记江苏省劳动模范、如皋农商银行董事长汪农生
  • 辛勤耕耘在农金沃土上——记江苏省劳动模范、如皋农商银行董事长汪农生

    更新时间:2016-06-20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七载寒暑易节,他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将自己的满腔热情献给了钟爱的农村金融事业。他,就是江苏如皋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农生2016年当选江苏省劳动模范。 

  夙兴夜寐,深化改革做头雁

2006年,如皋农信系统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改革进程缓慢、资产恶化、案件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新任带头人汪农生的面前。面对严峻的局势,为了化解历史矛盾、规范内控管理、筑牢发展基础,汪农生精读细研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吃透政策、领会精神,协调优质资源,主动与各级管理部门沟通,靠前指挥、靠前组织,严抓重要环节和重点工作。

付出总有回报,2007年,央行专项票据资金到账,如皋联社成为南通地区唯一一家一次性申报兑付成功的县级联社,其资产总额、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有了明显改善,全部稳居如皋市金融机构之首,尤其在支农工作中,农业贷款余额始终占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70%以上。

2009年,如皋农信社启动改制工作。由确立改制到通过监管部门审批成功挂牌开业,期间有大量工作要做。为了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汪农生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学习农商行筹建步骤、流程等,返社后立即制定实施方案,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少走了不少弯路。不良贷款率较高是改制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多方配合,合力清收解决好不良贷款问题,严打恶意逃废债行为。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涉及改制工作的各项监管指标全部达到了准入要求,2010年,如皋农商行正式挂牌开业,凤凰涅、脱胎换骨成为南通地区第一家县级农商行。

多年来在汪农生的带领下,如皋农商行完成了两级跳,实现了质的飞跃。截至2015年12月末,该行各项监管指标达到银行业监管2B级标准、通过人民银行合格审慎评估,保持省联社等级行考核“AAAAA级”,全行存贷款总额突破430亿元,总量、增量、市场份额均居如皋市银行类金融机构首位。

  思变求新,支农助企当先锋

     2013年9月,为推动全行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江苏省联社启动了商务转型发展战略,并将如皋农商行作为省内首家试点单位。   该项工作启动后,汪农生带领班子成员,从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实施方案、开展内外调研、开发支撑系统、调整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扎实推动转型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在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借鉴的前提下,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把握住转型的正确方向。”汪农生说,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他经常钻研文件到深夜,在他的指导和参与下,该行成功制定了《如皋农村商业银行商务转型实施方案》,明确了转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以战略澄清、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客户关系与产品服务、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流程再造、信息科技和金融创新等“十大模块”为载体,以绘制思维导图、内外规梳理、部门岗责梳理、绘制工作逻辑图、绘制流程图、理清支撑成本与风险、目标差距量化分析、制定实施方案、任务分解与甘特图等“九项规定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健全了责任体系,提高了转型项目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推动了商务转型项目落地。

   “汪董事长来过我们这里好几次了,多亏了他的支持,现在合作社的经营终于走上了正轨。”近日,如皋市鼎鑫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顺利拿到了250万元信贷资金。该公司是如皋辖区内从事绿色可燃物的专业公司,符合如皋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绿色产业的政策,在一次偶然的走访过程中,汪农生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现状和金融需求,在得知该户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又不能提供担保、但有价值600多万元的秸杆颗粒生产的专用设备和农机具的情况下,汪农生立即召集前台部门,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出用秸杆颗粒生产专用设备和农机具抵押的想法,并要求支行立即形成材料上报总行,在两天内便完成调查和审查审批。

    此外,在汪农生的积极推动下,如皋农商行精心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在全市各重点镇区召开“银政企座谈会”,与政府部门加强沟通交流,保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企业客户授信工作。改制五年,如皋农商行逐渐走出了一条支农助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步步成为如皋市场份额最大的金融主力军,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如皋人自己的银行”。

      扶危济困,履职尽责送温暖

     多年来,在汪农生的带领下,如皋农商行始终坚持着一项不变的承诺,从点点滴滴入手,用实实在在的爱心行动履行着社会责任。

 2011年的暑假,汪农生带领着机关员工,前往结对帮扶村的孤儿时根、张静静家中进行慰问,在交流的获过程中,汪农生发现这两个孩子遭遇相似、年纪相仿、性格相近,作为幼小的孤儿,他们已经有了很清晰的世界观,更加能够体味世间冷暖,所以倔强的眼神里带着几分自卑。当得知这两个孩子因没有父母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时,汪农生立马让随行人员记下他们的班级,积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妥善解决问题,并亲切地告诉他们,遇到这类事情不要害怕,及时打电话联系自己。在回程的路上,汪农生感慨:“看到这些孩子们的困境,真让人吃不下饭”,大伙儿心里都酸酸的,眼睛红红的,但心里却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

 经过不断的沟通协调,那个夏天,如皋农商行联合如皋市妇联,正式启动了“童心同行”爱心帮扶活动,每一位中层以上干部结对帮扶一名孤困儿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包括每人每年扶助2000元的爱心助学金;各帮扶小组设立“爱心公益金”对结对孤儿进行长期帮扶;各帮扶小组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最新状态,为孩子们送去衣物、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帮扶小组在第一时间联系家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授课,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定期组织各类兴趣活动,愉悦孩子们的身心,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多年来,在汪农生的带领下,如皋农商行共帮扶了105名孤困儿童,在这里,践行“童心同行”、打造“爱心农商”已经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更是每个员工发自内心深处的爱心宣言,并且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全行人的生活和工作中。

“这些年多亏了汪农生董事长对我们青年人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才有了今天的一点小小的成绩。”近日,在如皋市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座谈会上,90后农场主陈新颖说,2013年,大学毕业的他回乡种植如皋特产香堂芋,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一度想要放弃创业,汪农生从报纸看到他的事迹后非常关心,亲自打电话让他去营业网点申请青年创业贴息贷款。两年来,在如皋农商行的帮助下,陈新颖的家庭农场经营得风生水起,他常说:“是如皋农商行给我的创业梦想插上了翅膀,让我们创业青年有了自己的一片天。”       

 除此之外,汪农生还组织员工定期走访、资助辖内的特困家庭户,逢年过节,便组织开展各项慰问活动,进村送米、送油、送书包,慰问百岁老人,用行动感化、带动群众,营造扶贫助弱、孝敬老人的文明乡风,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根植本土、惠农利商”的企业使命,做有情谊、有作为的农商行人。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多年来,在汪农生的带领下,如皋农商银行全体干部员工拼搏进取、锐意创新,在潜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实现了自身的长足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多次褒奖和社会各界的交口赞誉。

如皋农商银行 孙艳芳 佘卉囡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