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我的成长印记》
更新时间:2014-05-23 作者: admin
自1994年入行,一晃二十个年头了,我也从一名柜员磨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客户经理。回顾二十年的工作,似乎有很多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但又觉得无从说起。我想通过讲述“三种情”,与大家共勉吧。
乡里情:让我认识自身工作的本源在哪里
过去的七都支行,最多时有7个网点,各个网点间比较分散,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好的后勤保障,网点没有专门食堂,都与附近的企业一起搭伙吃饭。当然也不像现在,以前网点跟大本营一样,一年365天,天天开门营业。如果遇上搭伙企业节假日休息,就只好自己解决。我们一般都吃方便面,随便对付一下就过去了。网点边上的阿姨伯伯们,看不过去,经常从自己家里送饭菜给我们吃。简简单单装个饭盒,但我们吃起来都特别有味道。业务上,有时需要下乡找某个客户,但地址不是那么准确,他们都会热心地帮你打听,甚至带你上门,帮你一起做工作。乡亲乡情,现在想来,着实感动至深。农商行的壮大离不开乡亲父老的支持,也只有乡亲父老的支持才是我们最稳固的根基和本源。他们是我们的客户,也是一直在关注我们的人。
同事情:让我认识自身成长的基础在哪里
无论是内勤还是外勤,要单独做好工作是很困难的,必须讲究团队协作。“我们是一条战壕里的兄弟姐妹”,旺季期间,柜员们经常这样调侃。有些十几年在一起的搭档,就像家人一样。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我开始担任客户经理,方方面面的信息显得特别重要。外勤团队中所有的人,只要你不懂的,哪里有存款,哪些环节有风险,客户的性格作风等等,他们都知无不言。有人说,农商行就会“土办法”,但是就是依靠我们的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生力军,一直稳居地区同业首位。现在网络系统对基层服务的作用越来越大,基层产生的疑难也五花八门,总行的同事总是不厌其烦,帮助解决问题。上下配合,懂得体谅,内外合作,不畏艰难,我们的传统不能丢。
客户情:让我认识业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真心待人,认真做事,是我职业生涯最深刻的总结。银行是讲究信用的单位,办不到或不该办的事,一定要第一时间与当事人交待好,不要夸口,但对于确定的事情,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到位,让客户觉得你值得信赖,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好多客户不单是业务咨询还是生活工作中的琐事都愿意与我交流。现在,银行竞争激烈,各种业务指标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回过神来,想想,客户到银行就是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所以,大家更应该多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学会主动工作,主动思考,多一点智慧,少一点抱怨,让客户愿意来找你,愿意期待你的表现,才能逐步实现银行吸收存款、安全放贷、获取收益的目标。(吴江农商行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