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车库里的萨克斯声》
  • 散文《车库里的萨克斯声》

    更新时间:2014-07-18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暮春的傍晚,下到地下车库取车。

亮灯、倒档,忽然听得一声萨克斯声起。缓下来倾听,是《茉莉花》,沉静,悠扬。降下车窗玻璃回望,则惊艳无比,竟然是单位的一位驾驶员师傅。

师傅姓李,知道他开得一手好车,却第一次得知他会吹萨克斯。

后来有几次机会坐他的车出差,禁不住好奇,与他谈及此事以及家庭。零零落落,抽丝剥茧,知悉了更多关于师傅的轶事,也一次次刷新了我对师傅的认识。

师傅的家眷开设了一个私立幼儿园,因长期耳濡目染幼教,一家人对音乐、乐器都兴趣盎然。师傅不沾烟酒,闲暇就喜欢玩玩萨克斯。师傅的女儿正值芳华,气质娴雅,钢琴专业十级,已经成功应聘金陵一家全国闻名幼教学校。

提起女儿,师傅语气低调中又不无自豪。女儿爱好钢琴,早在2001之年前,他就送她跟从名师学琴。这些年,每周一节课,地点是从地级市转移到省城,价格是从一堂课100元到1000元,风雨无阻。

学乐器是烧钱的活儿,我说。私下掐指头算算,13年前就能有这样的魄力,对这位从小乡镇走出来、60年代生的父亲,我不禁刮目相看。

“十多年下来,女儿的钢琴已经达到专业水准,孩子很贴心,因为知道学琴的代价,舍不得我们辛苦,想补贴家用,她在大学里边学习还曾蒙着我,偷偷应聘在金陵饭店大堂弹琴。”师傅娓娓道来,“有段时间,打钱给她,她老说不缺钱,还给我和她妈买东西,我心里一惊,怕孩子学坏,绕着弯盘问,才知道她边学琴,边在搞兼职,每小时200元!”

在五星级酒店弹琴,每小时200元钱!我不由啧啧赞叹,为女孩的优秀,也为一个女儿的懂事。

“我不急着要她赚钱,现在还在支持她继续学习。”从车内的反光镜看,师傅一脸的轻描淡写,“我已经照会过她,他年出嫁,陪嫁就是这些年不断为她打钱,一沓用牛皮筋扎的活期存折内芯。”

“前几天我跟女儿说,老了我们跑不动了,一年你只要回来看我们一两次,不为别的,是怕我们将来万一老年痴呆,认不出你。”师傅将一腔长期见不到孩子的幽怨说得不动声色,一边的女儿则听得珠泪淋淋。

“充电器要呃?还是充电宝?”听到我手机没电的叫声,师傅善解人意地问。随手从车子置物箱中拖出苹果、三星玲琅满目一大堆各品牌、各种型号的充电器让我挑。看出我的好奇,他解释说,经常跟领导下乡,这些东西早就备齐了,以防万一。

夏日的午后燥热而昏沉,空调温度打得低低,不再声响,师傅继续安静开他的车,坐在车子后一排的我,却没有了睡意。第一次认真看这位认识多年的师傅的身影。

陌生、熟悉而又温暖。

能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是什么?对于这个后备车厢随时携带乐器、闲暇下来偶尔吹一两声的平凡男人、普通父亲。

尽管是车库里的萨克斯声,生活,他有志趣;做驾驶员,他很专业;为父,他够睿智、专心。(张明华)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