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阳农商行:落实四项措施强化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管控
更新时间:2015-10-10 作者: 佚名
突出“预防”。一是及时梳理信贷风险预警制度,设置信贷风险等级,制定风险预警流程,完善风险管理架构,明确相关责任到人。二是充分利用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贷款监测系统进行非现场监测,对各类信贷风险进行预警,对存在问题的信贷业务进行跟踪记录,一旦发现风险苗头,立刻对相关单位或个人下发信贷业务调整通知书。同时有效利用风险预警报送系统,按照贷款“三提前”工作要求,提前进行催收,并与客户约定还款时间,如贷款到期前五天仍未归还,必须进行风险预警并实时将数据录入系统。
着力“排查”。一是开展授信检查。根据贷款类型及贷款额度对贷款进行首检、季检和年检,首检主要检查贷款的用途、用信资料的真实性,季检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走访检查经营的持续性,年检通过检查其资产情况、经营情况,确定下一年度授信额度。二是按季召开风险分析会。按季召集小微企业信贷中心和信贷风险较大的支行,对风险较大的行业或产品进行风险提示。三是按月对到期贷款进行排查。各营业网点月初对下月到期贷款逐一进行排查,初步判定按时还款的可能性,对有可能逾期的贷款进行风险预警。同时对排查出的风险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并按照“一笔一策”、“一企一策”要求,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
严格“管控”。一是强化重点行业限额管理。实时对钢铁、光伏、纺织、建筑等集中度较高的行业贷款以及异地经营类等管控难度较大的贷款等进行监测,及时出具监测数据,按季形成监测通报,在全辖落实应对措施。同时对建筑类贷款占比偏高的支行和个人实行行业限贷或停贷要求。二是强化票据融资风险管控。严格执行监管部门“七不准”要求,认真审核票据融资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实时监控资金流向,坚决防范虚假票据融资。同时加强票据业务敞口担保管理,要求担保人在交易合同上签字来确保交易合同的真实性。三是加强互联互保和担保圈管理。通过其他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征信系统、担保公司等渠道多方了解企业对外担保、反担保等情况,并密切关注企业主要股东与异地关联方的经营、负债与担保等情况,严防输入型风险。四是加强担保管理。注重客户第一还款来源,摒弃盲目相信抵押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无风险的错误思想,对担保公司贷款进行限额管理,要求超标的支行按年初制定的压降目标逐月压缩比例。同时避免同行业、近亲属、同质化、哥们型等形式的循环担保,切实防范担保风险。
灵活“处置”。一是盘活一批。对一定时限后经营情况、资产情况出现转机的贷款,用足用好有关政策,通过强化担保措施、压缩贷款额度、分散贷款风险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二是清收一批。按照新的信贷架构,将逾期贷款从各支行移交至资产保全中心,由资产保全中心组织专人开展集中清收。三是压降一批。通过保全资产、协调担保人等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分割处理,找准关键点,集中精力,排定先后,各个击破,开展压降工作。四是诉讼一批。对不能通过协调清收的不良贷款及时提起诉讼,对已诉讼或已执行的贷款,做好跟踪调查和摸底工作,及时掌握借款人的资产、收入变化情况,防止资产被转移,及时向法院提供执行信息。五是核销一批。充分利用最新的呆账核销政策,提高核销力度,确保能核早核、应核尽核。(周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