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丰农商银行:探路场景金融生态建设
更新时间:2023-05-17
场景金融建设是银行服务的一次变革,是数字转型的有效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监管机构也相继出台指导意见,为金融行业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新的时代要求下,金融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立足自身发展,主动求变求新,全力建设金融场景。作为地方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大丰农商银行立足三农和小微,充分发挥自身禀赋,在金融场景建设上积极探索,通过以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为载体,将服务嵌套在商品交易、餐饮旅游、务工经商、婚丧嫁娶等不同的场景中,与客户的吃穿住行和生产经营活动无缝对接。
坚持“场景为王” 搭建“社区+金融”场景模式
为实现对特定客群的深度经营和价值转化,大丰农商银行在网格化营销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商圈支付渠道,推进支付结算体系和会员体系深度融合,并将积分使用、星级折扣、会员优惠等权益切入现有客户社群,建立属于农商行自己的私域客群,使服务进入社群,让金融服务变得更直接,加快从“产品、网点、客户”到“客户、场景、产品”的成功迭代。
圆鼎市民广场作为大丰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是集商场、超市、餐饮、健身、早教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广场,也是大丰农商银行社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该行在建设圆鼎市场广场场景中,发行圆鼎主题借记卡,以主题卡+会员管理平台为载体构建 “社区+金融”系统平台,包括会员运营、权益、等级提升、营销活动及支付清算等多功能模块。同时,将积分嵌入收银支付系统,设置不同等级客户的会员权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优惠折扣。截至2022年末,圆鼎广场共入驻12个商户,每日持续获客约3000户,交易85.77笔,交易金额9882.55万元。
圆鼎市民广场的建设,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场景的同时,逐步打造一个为大丰农商银行客户服务的特色生态圈。如今,在大丰圆鼎市民广场,不论是进行大笔消费还是买一棵青菜,消费者只要使用大丰农商银行的卡进行支付,根据借记卡持卡人的星级不同,能享受到相应的折扣。一位市民笑着说,“除了超市,商场里有健身房、饭店、足浴、咖啡店、早教中心、体育中心等,能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娱等需求,用大丰农商银行的卡,越消费折扣越大,划算极了。”
聚焦“八大智慧” 打造“生活+金融”应用生态圈
对金融产品多样性、综合性和个性化需求与日俱增,“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客户业务”成了客户服务最大的“痛点”。“八大智慧”就是大丰农商银行以社保卡为载体,聚焦客户社保、医疗、税务、财政、校园、交通、旅游、厂区等领域,通过“场景”建设满足客户城市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封闭场景类上,打造“智慧校园”项目,通过社保卡代扣与在线支付方式,将校园数据、人员信息、教学管理、学校联动、后勤管理、学生行为等要素紧密结合,提供代缴学费、就餐支付等服务,学费收缴覆盖率超95%,另外,对“阳光定食”消费终端进行升级,新增人脸识别消费功能,实现该行支付渠道覆盖全区80多所学校、5000多名教职工,深度建立与学校、师生、家长的合作关系。
生活场景类上,“智慧停车”项目通过改造全区停车场收费系统,加快ETC停车场项目建设,采用车牌识别收费系统叠加ETC收费模式,客户进入ETC停车场可享受专享折扣。提高客户“非必要、无接触”通行效率,优化停车无感支付体验,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在手机银行认证旅游年卡,结合人脸识别,实现一次支付、免费入园,极大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政务场景类上,深入推进“智慧医疗”,与医院合作“银医通”项目,实现自助挂号、缴费、查看报告单等功能,年交易45万笔。与地方商务局合作,依托自身“丰觅生活”平台,承担政府消费券代理发放职能,发放三轮消费购物券25.62万张、1500万元,带动形成实际消费5000多万元。上线公益捐赠平台,与盐城团市委合作研发“盐立方”金融公益平台,客户在扫码支付时,可自主选择参与公益捐赠。吸引上万人次捐款数十万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
聚焦“客户体验” 开启“线上+线下”服务模式
超好的体验,将是未来银行服务的“关键词”。大丰农商银行以实现柜面、作业、销售无人化为目标,探索用智能模拟程序作业代替人工作业,以手机银行、智能客服等方式向客户销售产品,让客户通过智能机具、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操作或远程银行办理业务,推动客户体验,加快从过去的“让客户来”向“送服务去”转变,做体验式银行。
在环节上加快链接。整合客户所有线上、线下资源,优化流程,不断降低客户经理等人工介入,使银行面对客户的对接环节最方便。将现有的物理网点建成“渠道交互、服务体验、客户维护、产品营销”的线下中心,从过去的“让客户到网点来”,到现在的“把服务送到客户身边去”,为客户提供智能、快捷、贴近的直通直联服务,提供特殊的体验感受,也让客户得到实惠。在数据上加快融合。对业内金融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民生保障数据以及信用司法数据等,进行引进、整合、分析与挖掘,以数据为基础,依靠客户分析、产品需求、授信审批、绩效管理等模型来实现业务和作业驱动,形成“指挥中心”,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适的渠道、销售给合适的客户,真正“让数据创造价值”。在设备上加快布放。布放涵盖社保与金融功能的自助服务机,升级“快付通”商户,极大地便利了广大农村客户的账户信息查询、消费、转账、小额取现、生活缴费等服务,整合电商、政务、民生、物流等功能,在原有“快付通”基础上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基本满足城乡居民“最后一公里”的普惠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建设社区银行,配备ATM机、STM机、社保查询机、手机网银体验机等,提供24小时的金融服务、便民服务及社区服务,满足了农村客户多样化需求。
场景金融是银行在新时代转型升级、涅槃重生的自我修炼,构建场景生态并非一蹴而就的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一朝一夕建设完成。基于这一认识,银行只有坚持科技赋能,加大科技投入,才能不断转换动能,重构场景金融生态,实现场景客户价值的持续成长和提升,最终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下引领潮流。
(阮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