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谈廉洁》
更新时间:2017-12-08 作者: 佚名
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是做人的高尚精神。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不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哪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又知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索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儿,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在新时代下,习主席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来源。
作为银行员工,我们要把住自己的嘴,清静如水;拴住自己的腿,足不沾灰;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收住自己的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严格廉洁自律,就绝对能经得起组织的考验、法律的考验、时代的考验。
( 海安农商银行 朱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