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职业危机感是“危”还是“机”?》
  • 散文《职业危机感是“危”还是“机”?》

    更新时间:2014-08-01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职场,犹如江湖,虽不见硝烟滚滚却暗藏刀光剑影,或有得意者执掌乾坤,或有落魄者穷困潦倒,而今朝天子明朝臣也是稀松平常之事。正是职场中的这种潮起潮落、朝夕更替促生了一种心理意识—“职业危机感”。其实在哪个时代,职业危机感都是存在着的,只不过在当今这个链条紧绷的社会,职业危机感表现更甚罢了。那么,职业危机感究竟是危难,还是机遇?这要从职业危机感的源头说起。

职业危机感,经济发展的社会意识产物,古时的职业危机感可能更多的产生于权力相争,而当今,职业危机感也许更多的来自于维持生计。飙升的房价,上涨的物价,在诸“价”面前,工作成了维持生计的最重要的手段,失业也成了工作中最担心的问题。对失业的恐惧最多的来源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社会发展的不匹配。眼下,知识已经渐渐取代经验在技术革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的较量中,处于劣势的人往往会产生焦虑、迷茫、甚至惊恐的危机感。除此之外,新人的批量涌入,同职位的人的高升或跳槽,无疑也制造了凝重的气氛,职场中的人往往会担心头上的乌纱帽不保,也往往会担心同一起跑线的同事会遥遥领先。那么,职位的被取代或者职位的相对降低也成为了一种隐性失业,这种对隐性失业的担忧也会产生紧张、忧虑、急躁的危机感。总之,失业成了人们心口上的一道伤,不知何时会痊愈并且永不复发。

但是,职业危机感真的就是“危难”吗?答案是否定的。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固然是好的,但是凡事都必须有个度,过于强调危机感中的“危”,而忽略了危机感中的“机”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明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能够意识到危难的来临,也要做好迎接危难的准备,转“危”为“机”,为自己赢得暂时的职业安全感。比如说,作为农村金融工作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金融盈利空间本身就已经被压窄,而其它商业银行在农村网点的激增,甚至互联网的迅猛崛起,更加加深了我们的职业危机感。但是,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思危,更需要做的是知难而上,迎难而进。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可以通过调整来维持心态上的平和,更加可以通过交流在危难中寻求生存发展的机会。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两面性,职业危机感也正是如此。危难也好,机会也罢,关键在于自身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危难和机会如影随形,才会有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紫金农商行  唐琛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