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阴农商银行:深化共建共享 赋能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4-11
2024年以来,江阴农商银行党委积极组织实施“三个一”行动、“金融挂职”计划和“六步法”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一、推行“三个一”行动,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一是签订一系列战略协议,实现互利共赢。在党建共建基础上,该行与18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地方发展需求,挖掘非金融场景中的金融机遇。通过“双向奔赴”,累计对接重点项目32个,提供融资支持20亿元,实现政银企三方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二是织密一张服务网络,延伸普惠触角。依托市级、镇级、村级“三级共建”平台,将业务网格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一镇街园区一网格、一村社区一网格、一党员一网格),开展“三进三送”(进企进村进社区,送知识送业务送服务),重点聚焦A类客群、普惠对公新客等四大客群精准营销。目前,全行信贷客户数达9.19万户,增幅5.78%,高出全省农商行平均水平3.65个百分点。三是形成一套工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联合政府、商会、金融机构搭建“四联”平台(队伍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创新“三个更多”实践路径,即渠道更多,通过“党建+党员”“党建+组织”模式,实现党委对党委、支部对支部、党员对党员对口走访;形式更多,打通金融服务、客户运营、组织建设壁垒,推动资源共享;抓手更多,深化银企、银政、银商联动,增强业务综合性需求响应能力。
二、深化“金融挂职”机制,发挥“四员”服务效能
与江阴市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合作,选派37名干部员工担任金融顾问、金融村干和金融团干,以“四员”角色(政银合作联络员、“三农”发展服务员、普惠金融宣传员、创业致富指导员)助力地方发展。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产业升级。围绕政府规划布局,重点支持工业园区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新增规上企业授信14户,覆盖率提升6个百分点;累计投放贷款8.2亿元,惠及8户重点企业。二是深耕乡村振兴,破解融资难题。金融村干累计为村级账户新增日均存款1.75亿元,增幅26.4%;推广整村授信服务,村民用信户数达628户,余额7410万元,分别增长1.9%和25.8%。三是扎根群众需求,提升普惠质效。开展金融知识宣传74场、联建共建活动70场,解决群众金融需求实事34件;村民AUM日均余额达42.6亿元,信用卡有效用信户新增428户,增幅32.9%。
三、创新“六步法”工作法,推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一是明思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党建搭台、业务唱戏”机制,整合全行资源,构建“党委-管理部门-基层机构”三级联动体系,确保目标一致、行动统一。二是定目标,聚焦关键领域。围绕“十百千”工程、零售转型等重点任务,制定短中长期目标,明确“三精”工程(精细管理、精准营销、精品服务)实施路径,压实责任链条。三是画网格,夯实服务基础。以287个业务网格为阵地,发挥44个党员示范岗、41支党员突击队作用,将党组织建在服务一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四是巧落实,构建共建生态。依托“政会银企”四方平台,搭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大外联平台,形成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落地合力。五是严督察,确保落地见效。一体化开展党建巡查督导及交叉检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执行PDCA循环管理法,确保共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六是善提升,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后评价机制,对共建协议履约、重点项目推进等开展定量化考核,总结推广优秀案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吴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