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三农 / 仪征农商银行:深耕农村做实普惠 情系“三农”服务民生
  • 仪征农商银行:深耕农村做实普惠 情系“三农”服务民生

    更新时间:2016-07-11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看中的这套商住两用门市要价60万。”在仪征市陈集镇经营饭店的李孝国望着农民集中小区临街的商铺直摇头,“自己这几年开饭馆也攒了些钱,可还是不够呀。”正在他为难犯愁之际,仪征农村商业银行在了解他的情况后,为他成功办理了20万元的“生态家园按揭贷”贷款。 “农民购房,也能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按揭贷款。” 李孝国非常开心。这是今年6月份,仪征农商行普惠金融服务工程推进过程发生的一幕。

2015年以来,仪征农商行全面启动了“普惠金融服务工程”。工程实施中,仪征农商行持续创新产品,持续优化“阳光信贷”,持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耕农村做实普惠,促进信贷资金继续向“三农”、小微企业、社会弱势群体集聚。将银行服务延伸向农民的家门口,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情系“三农”服务民生,努力让农民和城里人享受到了一样的金融服务。

对农村市场 “匠心独具”,服务“三农”惠民生

“作为农民,我们没有像样的抵押物,找人担保也很困难。”家住真州镇茶蓬村的张伟,今年3月迎来他的人生喜事,既要办喜酒、又要装修新房,一时资金有些紧张。“10万元的贷款,无需抵押、不用找人担保就能办理下来,关键是利率还很优惠,这可帮了我一个大忙。”帮了张伟的正是仪征农商行“惠心通”系列产品中的拳头产品,一款专为农民消费提供信用贷款的“幸福家庭消费贷”。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仪征农商行深耕农村市场60余年,可谓对农村市场“匠心独具”。一代又一代的农商行人将“专注、精准、执着”匠心精神,融入到服务“三农”的事业中。为解决金融服务中“农民贷款没有有效解决,农民需求没有有效满足,农民尊严没有有效尊重”这三个突出问题,仪征农商行强化“做散、做小、做优”服务意识,度身定制进行产品创新。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是困扰农民获得贷款的首要难题,为此,仪征农商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无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幸福家庭消费贷。这款金额最高10万元的贷款,手续简单、利率优惠,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此外,仪征农商行还推出了支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的“生态家园光伏发电贷”,能帮助农民按揭买房的“生态家园按揭贷”等一系列的新产品,有效破解了农户贷款难的痛点。

为解决农民贷款烦、贷款慢的难题,仪征农商行不断优化“阳光信贷”,对全市100个村开展逐户走访,建立“阳光信贷”档案,并邀请村干部一起对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授信,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户的“家门口”。对农户小额信贷资金需求,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使用”,对符合条件的客户现场授信、开卡,极大缩短了农户申贷用信时间。截至6月末,仪征农商行普惠阳光新增建档户数14961户, 500万元以下贷款户数较年初净上升951户,金额上升3.58亿元,有效地满足了农户的小额信贷资金需求。

零距离对接客户需求,全方位设计服务方案,为更好的支农惠农,今年5月份,仪征农商行又精心推出了“惠心通”产品。与以往产品相比,它更强调“惠民一站通”的综合性和“利民更贴心”的便捷性。通过整合益农存、月享存等存款产品、以及理财、市民卡、贷记卡等系列产品,借助手机银行为纽带,为居民提供转帐结算、存款理财、贷款和水、电、气费用代收代缴等全方位、一条龙的金融服务,免除客户东奔西走之苦,真正让普惠金融的阳光普照到城乡居民。

对小微企业“情有独钟”,服务实体助发展

位于仪征胥浦工业园区的珠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贸型企业。企业生产受订单影响比较大,资金需求存在“短、频、急”的特点。“仪征农商行的基础贷,一次给企业授信3000多万元,我们可以在授信额度内自主使用,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一笔财务费用,更为我们节省了与银行打交道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拓市场,抓好管理。”珠峰户外的负责人对仪征农商行的服务十分认可。

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多年来,仪征农商行服务对小微企业“情有独钟”。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到期后往往会需要融资还贷和贷款难、贷款贵的突出矛盾,努力“让银行的贷款成为企业的流动资金”,仪征农商行推出了“小微企业基础贷”。企业在授信额度和期限内,可自主借贷,随借随还。“小微企业基础贷”只是仪征农商“匠心通”系列产品的一项。以产品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近年来,仪征农商行先后推出了以企业订单为抵押的“订单贷”,帮助企业解决票据置换的“票易票”业务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贷、小微企业转需贷、两证在途质押贷等一整套体系化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与同心者同路。针对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贵问题,仪征农商行实施“稳塔身、拓塔基、优化塔尖”战略,围绕“做小、做散”的要求,不断拓展客户基础,围绕做优做精,优化VIP客户。对那些用“匠心精神”做企业、做产品并与仪征农商行建立工资代发、电子银行等业务合作的优质客户,实行“同质同价”的利率优惠,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截至目前,仪征农商行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43亿元,占比全部贷款的41.18%,服务小微企业596户,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对农村金融“情深意切”,完善体系破瓶颈

在刘集镇铁牌村,广大村民深刻的感受到仪征农商行“普惠金融服务工程”带来的变化。“原先取钱要到镇上的银行,遇到雨天就很麻烦。现在仪征农商行在村里装了ATM机,取钱就在家门口,很方便。”

长期以来,农民支付结算难、农民存取款往返集镇难、银行柜面排队难等问题一直是群众吐槽的“热点”。为破解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让农民享受到现代金融带来的便捷,仪征农商行借助普惠金融服务工程的实施,积极在农村地区广泛部署自取取款机等电子银行设备,打造“家门口的农商行”。截至目前,仪征农商行已在农民集中居住区、乡镇人流大的区域,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13个,投放自助设备81台,让农户在家门口享受到新农保缴费、小额取现、信息查询等服务。

仪征农商行还着力畅通结算通道,依托农信银支付结算系统,加大“圆鼎卡”和“圆鼎易贷通卡”的推广。目前,该行40.59万多持卡客户,在32个网点和金融便民276  特约商户可获得查询、转账、取款和刷卡消费等服务,尽享农商行便捷支付服务。此外,该行还全面推进乡村“智慧金融”建设,推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建设“指尖上的农商行”。

2015年以来,仪征农商行还建设了包括三农信息员、金融服务站、三农顾问、客户经理、管理人员挂钩点和营业机构、总行“六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将普惠金融的服务延伸至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在城乡建立了覆盖所有乡镇、办事处、园区和重点村组的140个金融综合服务站,开展了中层干部“五包一挂”活动,组织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实行客户经理坐班制等方式,真正实现了金融服务“惠民又便民”。(黄伟 刘盛昌)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