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阴农商银行: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更新时间:2023-06-12
近年来,江阴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耕本土、服务“三农”,坚持把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放在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以务实的举措持续做好民生金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速增效。
坚守为民初心,服务百姓民生。一是深耕“党建+”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搭建市、镇、村党建“三级共建”架构,聘请村(社区)网格长担任“特约金融顾问”,选派行内青年骨干组建“金融先锋队”,开展普惠金融到村入户活动,深度挖掘农户信贷需求,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社会责任,大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质效。二是加快网点转型。在城区已有“3+2”(3家综合性支行和2家普惠零售特色支行)格局的基础上,打造定位更加精准、服务更加专业的财富中心和财富管理团队,创新设立书香网点、普惠网点、政务网点、江银吉市网点等,协同推进存贷业务和财富管理,赋能百姓财产保值增值。三是优化服务渠道。全方位满足乡村居民的金融消费需求,设立147个普惠金融服务点,推出“普惠金融流动银行车”“夜市银行”等延时、错时服务,为百姓提供“足不出村”的优质便捷的暖心服务。
支持乡村特色 赋能产业振兴。一是聚焦“农业兴”。持续加大江阴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助力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持“璜土智慧葡萄园”等江阴农业农村重点项目9个,支持农业龙头企业21户,贷款余额3.8亿元;支持种养大户53户,贷款余额1.3亿元;专业合作社24户,贷款余额4472万元。同时,聚焦智慧农业园区、数字农场、数字农田示范点建设,发放无锡范围内首笔1000万元大额“省农担”,助力江苏华西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江阴首个“无人化”高标准科技农田建设。二是聚焦“农村美”。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完成10亿元绿色金融债发行工作,大力推行“环保贷”“绿能贷”等绿色信贷产品,引导信贷资源投向无废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等重点项目,支持农村生态宜居、乡村绿色发展。至4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24.91亿元。三是聚焦“农民富”。积极参与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围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综合整治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开发面向农村经济合作社、镇(街道)村联合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村级经济组织专项产品“芙蓉•村村贷”,推出纯信用、随借随还的乡村振兴卡等,带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聚焦数智转型 打造链式生态。一是打造智慧政务。与多个部委办局合作,共同打造“澄事e站”政务品牌,将百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嵌入银行网点。加快推进“苏服办”便民服务点建设,进一步实现金融服务与政务服务的有效融合和办理。先后在全省首创开通“线上抵押直通车”,上线全省首个“小微快贷区块链+电子公证赋强项目”等,为乡村企业、农民政务办理提供了更优质服务。二是打造智慧村务。依托金融科技,与市农村农业局共同搭建集财务记账、资金支付、三务公开、风险预警、实时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提升农村“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率。4月末,已累计为全市17个乡镇街道25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三资监管”,累计交易金额超228.28亿元。三是打造智慧商圈。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相继建成“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贸”等“智慧系”民生项目及数字工会平台,积极打造多元化“场景+”金融生态圈。充分利用省联社“E路有我”、积分商城、消费优惠活动等平台和资源,赋能商户经营。以市民卡为纽带,与市供销社、市妇联及本地大型商圈开展异业联盟,助力乡村消费金融发展。(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