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阴农商银行:坚守为民服务初心 写好普惠金融文章
更新时间:2024-01-19
江阴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优质金融服务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在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不断彰显新气象、展现新作为。至2023年末,该行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千亿元,普惠型农户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分别以双位数增长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突出顶层设计,为普惠金融提供“强保障”。深入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小微金融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在服务机制上,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成立小企业与个贷中心,组建由外联外拓岗、中心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外联外拓“两层三级对接专班”,负责常态化开展外联外拓工作。扎实开展“新形势 新起点 齐拼搏 共奋进”等专项竞赛,不断夯实小微服务基础,锻造持续发展动力源。在队伍建设上,强化普惠客户经理管理,建立普惠金融基础课程体系,定期分层开展“精·锐”客户经理轮训、“周末课堂”等系列培训,着力提升客户经理对普惠金融业务营销维护策略、小微市场批量开发等方面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在考核激励上,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内部考核和传导机制,单列信贷计划,逐级分解落实至基层机构,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效提升客户经理支农支小、做小做散的积极性。
创新产品服务,为普惠金融注入“新动能”。坚决扛起地方法人银行的责任担当,靠前作战,不断创新多元化的普惠金融产品,提升小微民营企业服务质效,助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一是聚焦产品创新。深入调研客户需求和同业先进产品,开发出随借随还的“结算贷”对公信贷产品,以及“江小鱼”“江银E贷”等个人线上信贷产品。强化对企业税务数据和发票数据研究,尝试推出普税贷、票链融等对公线上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多元化融资需求,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二是优化服务流程。积极采取简化普惠小微企业报表报送频率、优化普惠小微贷款授信审批流程、差异化设计简易授信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普惠信贷服务效率,提高普惠信贷业务的办理效率。三是打造特色支行。根据江阴地区的经济特点,按照“制度、流程、产品、风险、系统、品牌”体系化建设原则,创新打造普惠特色支行模式,探索发展“零售特色支行”“科技金融支行”和 “新市民中心支行”,专业高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普惠金融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强化科技赋能,为普惠金融集聚“新优势”。充分依托金融科技优势,聚力数字化转型升级,努力在拓展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固化数字化营销管理,探索开发网格化营销数据看板,直观展示网格资源禀赋、网格内业绩情况及营销人员走访建档情况等价值信息,形成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为营销走访提供有力保障。强化营销过程管控、强化评分考核制度、强化督训师管理,全力以赴推动营销塑形管理。加快数字化场景建设,充分利用CMMS营销系统,升级小微企业触达、服务方式,积极融入地方征信大数据中心等场景,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生态。积极构建微信营销小程序,推动金融服务向非传统领域延伸。聚焦小微企业需求,深入打磨“建链、拆链、组链”的微供应链金融模式,为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创新、便捷、安全的融资方案,助力增强产业链稳定性,促进供应链循环畅通。(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