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营管理 / 经验介绍 / 如东农商银行:用好“第一资源” 赋能零售转型
  • 如东农商银行:用好“第一资源” 赋能零售转型

    更新时间:2023-08-30

    查看详情

自2022年6月省联社“增户扩面”精准对标赋能项目实施以来,如东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的理念,发挥人力资源潜能,激活“一池春水”,赋能零售转型。至6月末,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42亿元,增幅12.55%,增速位居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第2位,同比上升49个名次。信贷客户总数较年初净增3370户,增幅10.51%,客户数增速位居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第14位,同比上升31个名次。

“考核引领”激发做小做散“源动力”。一是聚焦“考什么”,突出精准导向。年初制定全年考核办法及目标,根据季度工作重点调整KPI指标,其中,营业网点、客户经理KPI考核中1000万元以下普惠贷款权重占比分别达50%、70%,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全员做小做散、增户扩面。二是聚焦“怎么考”,突出过程管控。将客户经理月度KPI得分作为其当月绩效工资的“杠杆系数”,发挥“乘数效应”,更加凸显普惠贷款投放对综合考核的影响程度。出台员工区域动态管理办法,按照综合考核排名将员工划分至“蓝、黄、橙、红”四色区域,明确各区域奖惩措施,按月公布考核情况,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三是聚焦“怎么用”,突出激励约束。将综合考核结果与选人用人机制相衔接,对连续季度处于蓝色区域的员工,优先评选后备干部;对季度内连续处于红色区域的员工,采取约谈、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措施。今年来,通过考核运用,选拔8名员工任支行行长助理,17名员工因不符合区域动态管理办法要求,未能参加各类竞聘。

“墩苗培养”练就支农支小“铁肩膀”。一是引导人才一线流动。通过将财务资源持续向业务一线倾斜、支行行长助理选聘、智能厅堂建设等手段,引导员工自主选择一线营销岗位。赋能项目实施以来,已选拔22名优秀员工加入客户经理队伍,客户经理占比30.05%,较2022年6月末提升6.19个百分点。二是注重专业能力提升。按照贷款营销管理权限将支行划分为四类,其中,10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由一类支行集中管理,二至四类支行专注普惠贷款投放,切实提升支行专营能力。分设对公、零售客户经理,常态化组织公开竞聘、专题培训,持续提高客户经理专业技能水平。三是加强干部梯队培养。科学配置管理队伍老中青梯次组合,着重加大85后年轻中层管理人员培养选拔力度,带领团队深耕细作“三农”主战场。赋能项目实施以来,共提拔中层管理人员9名,全行85后中层管理人员占比达48.91%。

“严管厚爱”提振担当作为“精气神”。一是健全履职评价体系。完善中层管理人员“能上能下”退出管理办法,开展部门负责人及后进支行行长现场述职和“360”度百分考评,激励干部比学赶超。强化结果运用,对5名考评得分较低且业绩长期靠后的部门、支行负责人予以降职,做到不胜任的“及时调”,打开干部“下”的突破口,强化鞭策和警示。二是提升总部工作效能。实施部门“定岗定编”和“双选”工作,优化部门岗位设置,提升总部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至6月末,总部管理人员占比14.87%,较2022年6月末下降5.04个百分点。三是强化后进专项督导。加强对中层干部的跟踪考核评价,对业务拓展滞后的,班子成员逐一谈心谈话,帮助提振信心干劲、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小班推进制度,强化后进支行专项督导,帮助梳理目标客群、固定营销动作等,推动支行走出低谷、向上成长。(周晓霞)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