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阳农商银行:念好“四字诀” 激活人才发展新动能
更新时间:2023-08-30
发展之道,贵在用人。近年来,泗阳农商银行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优化人员配置,强化人才培养,完善考核激励,畅通晋升通道,为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念好“减”字诀,提升人均效能。围绕“强总部”战略部署,推动部室精兵简政,通过发布方案、宣讲动员、主动报名,按照人岗适配、人事相宜原则,将15名部室人员分流至基层网点和直营机构,增强一线力量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优、效能高的总部队伍。剔除前台营销人员、后台集中作业人员及科技人员,该行总部管理人员占比已压降至13%左右。同时,进一步优化网点人员配置,根据地理位置、周边企业群众数量等情况,对一些业务量少的网点进行“瘦身”,将人员向综合型网点分流。此外,践行“总部服务基层,全行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根据基层网点服务需要,常态化开展部室人员驻点服务,确保每人每年驻点时间不低于一个月,有效缓解柜面人手紧张局面,提高人均产出效能。
念好“学”字诀,锤炼学用本领。一是聚焦培训培养,以学筑基。健全培训体系,培训内容设计以“缺什么就补什么、怎么干活就怎么培训”为原则,抓好关键岗位序列员工专业能力提升。实行“业务培训+岗位培养”模式,邀请外部专业机构开展IPC检验技术等专题培训,根据业务发展,建立人才库,选拔优秀业务骨干成为内训师储备,定向培养,促进培训与业务更好融合。二是促进专业提升,以学增智。根据人力资源三年规划,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学历、技术职称教育,直接挂钩员工工资,并在各类选拔活动中设置学历职称加分项,对于专业性强、认可度高的持证员工,优先录用到专业序列岗位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当前该行中级职称人员占比达19%,较两年前提升6.3个百分点。三是推动人员交流,以学促干。推动向下交流,以当下工作实绩,选拔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到任务重、责任大、考验多的支行经风雨、长才干。推动向上交流,从基层选拔业绩突出的干部员工到总部交流,提升管理能力。推动挂职交流,选派年轻干部到省联社及优秀兄弟行跟班学习,开阔眼界。近两年,该行组织各类交流20余人次。
念好“优”字诀,激活干事动能。用好考核指挥棒,建立差异化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鼓励争先进位、多做贡献,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快干慢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性竞争机制。一是抓好“关键少数”。支行实施分层分类考核,按季动态调整,将评级结果与支行行长岗位工资、管理绩效相挂钩;部室对标全省一流,通过设定考核目标值、完成比等方式分类管理绩效,并配套排名奖励。此外,结合省联社治企兴企满意度评价,对中层管理人员按月开展服务评价,按季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与薪酬挂钩、与“位子”联动,充分调动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二是建立专业团队。近两年,通过市场化招聘,以年薪制吸引科技、会计、律师等高层次专业人才13人,锻造了更加充盈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打造奋斗文化。以奋斗者为本,加快推进薪酬激励向奋斗者倾斜,设立“最美奋斗者”系列表彰和“最美奋斗者”薪酬激励,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人鼓劲撑腰。
念好“活”字诀,打通职业赛道。一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贯彻“有为有位、人岗适配”理念,坚持“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提拔干部,并对“有问题、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坚决降职调整。二是加快年轻干部培养。充分发挥年轻干部“肯吃苦、能担当”的精神,持续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目前该行中层干部中,85后占比达62.5%。另外,做实管理储备,形成主管、高级主管、助理、副职等不同职级梯次分布,并实施动态跟踪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三是丰富人才晋升通道。打通管理序列、专业序列、操作序列“三通道”晋升机制,管理序列实施梯队管理,建立多岗位锻炼机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专业序列实施人才库管理,精准衡量专业人才的“贡献度”,切实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操作序列实施等级评定管理,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规划路径,让员工有奔头。(张一凡 郑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