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营管理 / 经验介绍 / 海门农商银行:用“幸福金融”铺展百姓生活幸福成色
  • 海门农商银行:用“幸福金融”铺展百姓生活幸福成色

    更新时间:2023-09-11

    查看详情

海门农商银行积极探索人民幸福的题中之义,凝聚“幸福金融”的文化内核,在服务共赢、慈善共情、绿色共享等方面孜孜以求、躬耕不辍,以新作为展现新担当,赋彩百姓幸福生活。

一、文化打底,服务共赢,擦亮幸福金融为民底色

优化升级服务流程。立足客户需求,持续更新服务管理措施,引入了6S管理,制定了2本服务手册,确定了46个大类的服务标准和300多项的服务细节要求,确保客户无论到哪一个网点都能享受到基本一致的服务。制定特殊天气服务标准,针对老年客户、孕妇客户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将雨天为客户打伞迎送、夏天为客户递送纸巾作为升级版服务流程,让客户享受更温馨、更贴心的服务。连续两年入选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提升一站服务品质。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科技元素、智慧元素引入到厅堂服务,在全部网点推广自助填单机、自助发卡机、硬币兑换机等智能化设备,并以“无纸化”为方向,强化STM智能柜员机等智能设备的配备和运用,推动网点由人工操作向智慧服务转型,由“专家候诊式”向“自助点餐式”转型。目前,全辖网点共配置在行式STM机69台,便携式STM机42台。

打造标杆服务网点。坚持科学理念,对所有网点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化、规范化打造。选取龙信广场支行、悦来支行,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更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支行、节日支行,实现了服务网点的3.0迭代,持续树立服务网点品牌形象。目前,海门农商银行拥有全国千佳示范单位1家、全国五星级营业网点1家、全国四星级营业网点2家、江苏省五星级营业网点5家,90%以上的网点获得各类荣誉。

二、热心公益,慈善共情,点亮幸福希望温暖之光

践行企业使命。持续开展“为爱储蓄 幸福共助”活动,每年按照不少于存款净增额的万分之一进行现金捐赠。碰到关键节点、特殊年份更是加大捐赠力度。厉行节俭办行庆,十周年行庆时捐赠100万元;面对突发疫情,闻声而动,第一时间向海门慈善基金会捐赠抗疫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定点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历年来海门农商银行现金捐赠超1000万元。

温暖特殊群体。启动“夕阳复明”工程,累计资助1500余名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帮助他们“睁眼看世界”,该项目被表彰为南通市“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启动“同心圆·东洲追梦计划”“滴水·筑梦”等爱心助学项目,让贫困学子在沐浴着张謇精神的这片热土上,能够幸福地筑梦、追梦、圆梦。

融入乡村振兴。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发文,启动“六进六帮”金融党建进网格工程,首期选派30名优秀党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服务下沉,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扎实推进整村(企)授信、“惠企金融”“惠民金融”等一系列工程,将产品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让三农小微客户拥有更多金融获得感、幸福感。至2022年末,授信农户12.24万户、金额183.42亿元,实现全辖225个行政村标准化建档和走访授信全覆盖。

三、强化担当,绿色共享,增进幸福健康百姓福祉

强化绿色金融设计。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新发展理念,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海门农商银行新三年战略发展规划(2023-2025),并合理制定科学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将节能减排的各项标准与行业、企业、项目的信贷准入标准有机融合。全方位检视自身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情况,把绿色金融条款纳入金融产品的修订制定过程中,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产品创新,为企业的绿色融资和绿色转型提供金融“活水”。先后推出“环保贷”“排污权抵押贷”“绿能贷”“碳权贷”等绿色信贷产品,加大对绿色产业金融支持。其中,“碳权贷”是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新型的质押物,向在海门登记注册、生产经营正常且拥有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发放专属信贷产品,有效激发企业的减排意识,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强化绿色金融支持。加大对低碳环保行业、绿色生态、综合立体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产业走廊、新型城镇化等低能耗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客户和项目实施主动信贷退出,推进环境友好型绿色金融建设,拓宽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空间,全方位把握战略发展机遇。高质量建设普惠银行,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解决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资金难题。(施红艳)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