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关注 / 陪伴
  • 陪伴

    更新时间:2017-01-12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此文刊载于20169月第三期《中国金融文学》)

八十岁的生日都过了,我的父母已属“八O”后,老了。

我的兄弟姐妹多,但二老一直执意自己单独住,而且是老家。

眷恋,不肯离开。

我生活的城市随工作在变换,与老家的父母相居二地,长期心念念的牵挂。

于是经常急切切的回家,想多陪伴他(她)们。

我的女儿小时,每次回老家总要蹦着跳着和她奶奶比身高,那时比不过,只是闹着玩。

渐渐的,女儿长大了,高了,而母亲越来越驼背,矮了。

现在已读研究生的女儿再回家,我看着她拉着她瘦弱奶奶的手走路的背影----原来高的矮了,矮的高了,不禁感慨时光的流转,岁月的流逝。

在陪伴中,母亲输给了时间。

经常给家中打电话,但每次只要是母亲接,电话就放不下来,她可以把兄弟姐妹的事、周围邻居的事及很简单的社会新闻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

但我爱听。

有时候听着听着,就感觉是小时候坐在床头听她讲话,忘记了是在打电话。

母亲年老视力差,父亲就包办了所有的家务,一天除了早晚外出散步两次,其余大部分时间是买菜做饭。

每次我们回老家,他总要早早的准备好一桌饭菜,开心的等我们,不嫌累、不怕烦。走的时候即便是早晨,也要做几个热菜,为我们送行,我们想简单点,却劝不动他。

父亲不是厨师,菜做的也一般,但每道菜里却总有我在外面吃不到的味道,成为我舌尖上的回忆。

很早就有带父母到身边一起住的想法,当时曾将二老从农村老家带到城市小区,没想到第二天母亲便喊着要回去,她说你们上班,我下去倒垃圾,顺便在小区转一圈,结果回来找不到家了。“楼都长得一样,你让我怎么找到家?”

母亲一辈子不识字,的确是难为她了。

乡村的路一下雨就难走,为了往来方便,前几年我还是把父母从苏皖交界处的小村接到县城,但仍是单独住。

父母先是无奈,后是高兴。

原因是很快二老独居的房子就成了我们一大家人的聚点,儿女围着父母转,全家聚齐是33 人,大都生活在同一县城,早晚来去方便,陪伴的人多了,所以经常四世同堂,欢声笑语。

因为房子在15楼,所以每次聚时,又多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第三代、第四代的小字辈们争相教我母亲认15这个数字,因为上楼乘电梯要按这个数字。

而父亲则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电梯楼层显示15这个数字旁粘贴胶布什么的,便于母亲看的见,可总是不断被认真的物管阿姨清了。

母亲学过就忘,加之视力很差,现在每天还是在陪伴中上下电梯。

为了联系方便,父亲这几年用上了手机。

十一位手机号码,对于老人不仅记不住,而且打起来也麻烦,于是小孩将他的手机重新设置,键盘的1—9个数字分别被设置为我们的一个家人,他只要按任何一个数字就可以打通一个人。

父亲很乐意,每天手机不离身,接打自如,正常陪伴他的又多了一个手机。

我工作在南京,因为远,回家次数相对少些,但每次回家我都喜欢陪二老散步。

小区后面是公园,正是散步的好去处。

(上图为千禧塔)

这个公园叫世纪公园,是2000年时当地县政府为了迎接新世纪到来而建的, 2000年是千禧年,所以该园又叫千禧园,园中最瞩目的地方是千禧塔,为世纪交点的城市地标。大街上还有千禧楼、千禧酒店,是当地人庆贺的地方。

走的次数多了,这一切均刻印在我的脑海中。

前阶段在长沙举行的湘西南旅游文化新名片——湖南通道万佛寺改扩建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向社会悬赏100万元征集下联。该对联上联是:

万佛山中万佛寺万佛寺内万佛塔万佛塔里供万佛佛佑民安国泰

据说是由万佛寺住持昌学法师所作。

当时我一看到这消息,马上就想到在公园内外散步时的情景,很快试对出下联:

千禧年建千禧园千禧园外千禧楼千禧楼上庆千禧禧贺人寿年丰

于是迅速地就将应对之联邮出。

不管结果如何,能否中大奖,但这一活动,又让我在与父母的陪伴中意外多了一份回忆,多了一些乐趣。

           (省联社 张虎

(上图为千禧塔)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